客户咨询热线 13592365979
搜索

凡是孩子通过手机短信、QQ、微信等联系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定要谨慎。

发表时间:2024-02-28 10:41

       新学期即将开始,针对家长们的骗局正轮番上演,全国各地都有类似的案件发生。这其中,“班主任”可以说是骗子最爱使用的“马甲”。

  在此,广大家长朋友须知晓三类诈骗手法。首先是,缴费类诈骗。骗子通过盗取或克隆老师、家长的微信、QQ等账号,混进家长群,利用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假借老师之名,以需要缴纳服装、教材、资料等费用为由实施诈骗。应对此类诈骗手法,家长要注意在收到班级群发的缴费信息时,不要急于汇款,一定要通过电话向老师核实清楚缴费情况。同时,老师在日常对班级家长群进行管理时,务必要开启入群验证功能,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群聊。其次是,助学金类诈骗。骗子冒充学校或教育局工作人员,谎称有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金,提供信息办理相关手续便可将助学金转入家长账户。在获取相关信息后,他们又会以缴纳相关费用为由,让家长转款实施诈骗。对此,家长要注意,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政策信息通常会通过学校官方渠道(如官方网站、公告栏、班级群等)发布,不要轻信非官方渠道的信息,不要向陌生账户汇款。

  此外,打着“突发情况”伺机诈骗家长的案件,也是开学季里骗子换“马甲”最爱使用的手法。警方介绍,通常此类诈骗手法也是诈骗金额最大的。手法一: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家长通讯录,冒充学校老师打电话给学生家长,假借“孩子身体不适或上课途中突发疾病急需医药费”等理由,趁着家长慌乱的情况下催促转账,以此骗取钱财。应对手法:家长一定要存好老师的电话,接到类似电话时要保持冷静,先联系学校老师或当事人,不要盲目汇款。手法二:骗子盗取学生的微信号、QQ号后,冒充学生本人向其父母要生活费,或者以发生意外、生病等为由,要求家人转账汇款。应对手法:凡是孩子通过手机短信、QQ、微信等联系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定要谨慎,务必与孩子本人视频沟通或当面核实,以防钱财损失。


经验丰富
品牌优势,值得信赖。
一站式服务
律所管控,责任保障。
法律文书
2万法律文书服务
团队协作
专人专案,术业专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