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律师:家庭教育指导令教你如何“依法带娃”——《法制日报》发表时间:2022-05-13 08:26 互联网时代家长如何“依法带娃”?面对“隔空猥亵”又该怎样处理?预防和应对“熊孩子”直播打赏,家长有何妙招?5月12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北京法院少年法庭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情况及典型案例,进一步探索构建家庭领域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 据北京高院未审庭庭长陈伟红介绍,自我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今年施行以来,北京市法院系统少年法庭先后在71件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相关案件反映出部分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生而不养,养而不教”“不会管”“管太多”“舍不得管”,以及缺乏对网络活动有效监管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北京法院少年法庭先后对137名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或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累计发出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提示书及家庭教育指导令116份。从回访效果看,涉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在家庭教育理念、责任意识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家庭监护、亲子关系等普遍有所改善。 在5月12日发布的典型案例中,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法院根据涉案未成年人家长存在的个性化问题,开展多元化家庭教育指导,而非“一刀切”地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北京高院未审庭副庭长宋莹举例称,在徐某猥亵儿童案中,针对女童家长对互联网时代性侵害行为的隐秘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防侵害教育的问题,法院为其聘请家庭教育指导师,结合8岁至10岁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重点围绕如何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预防性侵害等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在另一起张某诉某公司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中,则针对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使用手机时间、使用内容关注不足,对个人支付账户保管不当,导致未成年子女可以轻易发起大额网络支付的问题,发出了家庭教育指导令,要求父母教育引导子女健康上网,加强亲子陪伴,并在法院线上家庭教育平台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学习掌握主要直播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使用指南及提升家长网络素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相关课程。 据了解,为深入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北京高院立足新时代少年法庭工作发展新要求,进一步厘清了家庭教育指导的案件类型及适用范围,并对第三方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方式及内容予以明确,推进工作机制规范化、精细化发展。在北京法院及各界力量的广泛参与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形式也呈现多元化态势,不仅建立起了全国法院首个家庭教育指导线上平台,还创设了“亲子协调员”“防性侵家长护蕾计划”及“法融青春工作室”等,壮大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指导队伍,积极推进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社会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的深度融合。 |